贵州省食药监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开放日活动
贵阳翻译公司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张元斌)6月16日,省食药监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开放日活动,组织省内新闻媒体、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食品药品安全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位于修文县扎佐镇丁官村的贵阳市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禽类屠宰场进行现场观摩,提升食品安全科学认知水平。记者获悉,为确保安全,白条禽上市之前必须经过进场检疫、屠宰检疫、出场检疫三关。
为了有效隔断中心城区密集人群和活禽之间的接触,降低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保护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5月1日,贵阳市正式启动取消活禽交易和宰杀,全面推行白条禽上市。
“活禽来到屠宰场必须要过三关才能上市。”贵阳市农委总畜牧师李宏清告诉记者,这能充分保障白条禽的安全。
第一关,进场检疫关。对要进场的活禽,有专门的检疫人员查证验物,检查是否有来自产地的检疫票据,是否有车辆消毒证明,还要看证物相不相符,“比如说,有100只鸡来自湖南,要看湖南是否开具了检疫票据,鸡的数量是否是100只。如果情况吻合,还要看是否有死亡的,如果有,检疫人员就会对业主下发通知书,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查证验物的安全性。”
第二关,屠宰检疫关。活禽进场来到交易区、待宰区,在滞留期间,有专门的检疫人员、巡检员检查活禽是否精神不好、是否有特异性病变、是否有死亡,如果有,同样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筛选和交易,在上线宰杀之前,信息员还要先登记活禽相应的信息和号码到信息系统,内容包括采购活禽的商户信息,采购数量及入厂时间等。宰杀后,巡线员要检查是否按照工艺流程宰杀,并会按照一定比例剖膛抽检淋巴,检查是否有病变。
记者见到,配送中心采购的活鸡被运送至1号车间,进行检疫和信息登记。完成登记后,活鸡被工人挂上流水线并用电击晕。随即,处于休克状态的鸡又被放血后通过机器传送至浸烫池、脱毛池。从脱毛池出来的鸡自动传送至2号车间。
在2号车间,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不要求开膛处理的鸡直接由人工二次脱毛处理,剩余的鸡需开膛处理后再进行二次脱毛。
最后一关是出场检疫关。宰杀抽检合格后,市场经营户会进行报检。“报检时,检疫人员会检查这批鸡是否达到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每只鸡都套上了可以进行二维码扫描追溯的脚环。同时,还要再一次进行查证验物。达标并且各项情况都吻合后就可以开具证明出场了。”
李宏清表示,每一个流程都有人监管,最大限度地保障白条禽的安全。“我们还会严把无害化处理关口,不让病死鸡流向市场。”
贵阳市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负责人向均介绍,目前,贵阳每天上市2万只左右的白条禽,中心有15辆冷链车进行配送。“下一步我们还将增加冷链车,以保证配送过程的质量安全。”
宰杀前把鸡挂上流水线准备电击
人工剖膛取出内脏
——选自:译声贵阳翻译公司
译声贵阳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贵阳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